各镇(区、街道)关工委、各市直属系统关工委:
为进一步推进关工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市委批转的《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及“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考核目标》(丹发〔2021〕号)精神,现下发《丹阳市各镇(区、街道)关工委及市直属系统关工委2021年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希望你们强化目标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现代化,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丹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丹阳市各镇(区、街道)关工委及市直属系统关工委2021年工作目标考核细则
一、“党建带关建”落实好(20分)
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一个“文件”、两个“纳入”、三个“到位”、四个“加强”。
1.一个“文件”:镇(区、街道、局)党(工)委批转关工委年度工作计划,并上报市关工委。(4分)
2.两个“纳入”:镇(区、街道、局)党(工)委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实行“同总结、同表彰”,百分考核占比不低于1%;村(社区、学校、关爱工作站)关工委工作纳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百分考核占比不低于1%。(6分)
3.三个“到位”:全面落实丹发〔2017〕45号文件,日常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关工委工作经费到位、“五老”人员工作补贴到位。镇(区、街道、局)关工委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镇(区、街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补贴不低于500/月元,村(社区、学校、关爱工作站)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补贴不低于200/月元。(6分)
4.四个“加强”:加强人文关怀,“五老”志愿者队伍不断优化、壮大;加强阵地建设,至少拥有一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除辅导站外);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党建带动、部门联动、关工委主动的工作格局;加强工作指导,村(社区、学校、关爱工作站)关工委工作有序、有效。(4分)
二、队伍建设好(15分)
工作目标:达到两个“有”。
1.有一支充满活力、以“五老”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具体人员达到六个“不少于”:①核心层不少于3人,即镇(区、街道、局)关工委的领导团队,包括关工委主任(党委分管领导)、常务副主任(“五老”人员)和协助日常工作的人员(兼);②骨干层不少于15人,即镇(区、街道、局)关工委的工作团队,其中“五老”志愿者不少于5人,在职教师、机关干部、在校大学生及乡贤等社会志愿者不少于10人;③每个网吧聘请的网吧义务监督员不少于2人;④村(社区、学校、关爱工作站)关工委的工作队伍不少于2人,其中必须有1名为“五老”志愿者;⑤爱心关爱团队不少于1支;⑥主题教育宣讲团成员不少于3人。(12分)
2.有一套适应现代信息化要求的管理机制,建立微信工作群或QQ工作群,至少有1名兼职通讯员。(3分)
三、阵地建设好(15分)
工作目标:实现三个“一”。
1.镇(区、街道)关工委全面落实省校外教育辅导总站新标准,并利用多功能活动室建好一所学校(“夕阳红”农业科技培训学校)。(5分)
2.镇(区、街道)关工委至少创建一个丹阳市校外教育示范辅导站。(5分)
3.镇(区、街道、学校)关工委至少新建立、命名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或社会实践基地。(5分)
4.各市直属系统关工委至少确立2个以上高标准的具有本系统特色的教育(活动)基地。
四、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20分)
工作目标:完成五个“规定动作”。
1.深化“四史”教育,制定好一份切实可行的主题教育总体方案,并上报市关工委。(4分)
2.坚持因地制宜,举行好一个富有个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4分)
3.突出老少携手,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品牌。(4分)
4.拓展“三走进、三寻访”活动,组织一次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4分)
5.积极参与省、镇江市和丹阳市关工委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4分)
五、协作创新好(20分)
工作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1.市政法系统关工委要建好“一本账”,全面掌握各村(社区)“创双零”活动进展情况,制定年度“创双零”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活动整体安排。镇(区、街道、学校)关工委要积极参与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五老”法治报告团、法治副校长等作用,法制教育宣讲活动不少于2次,全年网吧义务监督巡察不少于2次,实现失足青少年一一结对帮教。积极参与,助推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以及市检察院“小月姐姐”未检小课堂、市法院“模拟法庭”等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5分)
2.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要积极发挥新建的镇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作用,健全组织网络,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开创全市“三扶两创”工作新局面。镇(区、街道、学校)关工委要依托“夕阳红”农业科技培训学校,至少举办1期青年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受训人员不少于50人次;至少培植1个青年农民创业基地。(5分)
3.市民企关工委要积极探索民企关工委活动新模式,至少培育3个以上“站企结合”的示范性典型,总结经验,复制推广。镇(区、街道、学校)关工委要加强协同,推进企业关工委深化青年员工爱企爱岗教育,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各镇(区、街道)新建民企关工委1个以上。(5分)
4.市民政局关工委要掌握全市弱势群体特别是有特殊困难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健全关爱机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拓展关爱内容,创新关爱形式,提升关爱水准。镇(区、街道、学校)关工委要进一步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落实省、市两级关爱“牵手”行动。(5分)
六、宣传工作好(10分)
工作目标:两“保证”、一“突破”。
1.保证《关心下一代周报》及《中国火炬》、《大江南北》等规定征订报刊的征订任务全面完成,并按时结清征订款。(4分)
2.保证全年上报市关工委活动信息不少于20篇。(3分)
3.积极适应融媒体发展,在对外宣传的广度、高度上有突破,不断提升关工委及活动的影响力。(3分)
为激励先进,鼓励创新,打造特色,在百分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专项附加奖励制度:
一、为市、镇江、省级关工委提供活动现场的,分别嘉奖2分、3分、5分。
二、获市、镇江、省级关工委荣誉或表彰的,分别嘉奖2分、3分、5分。
三、工作经验等在市、镇江、省级关工委网站、刊物上发表(发布)的,分别嘉奖1分、2分、3分;在市、镇江、省级关工委专题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的,分别嘉奖2分、3分、5分。